Cookie Consent by Free Privacy Policy Generator Update cookies preferences

医务社工手记(四)

24 03月
医务社工手记(四)

医务社工如果问病人最害怕的是甚么?绝大部分病人都会说:「不是怕死,是怕痛,怕辛苦!」事实上,有很多病人因伤患,长期受疼痛困扰,有时候甚至感到生不如死!

杨先生是一位中年的建筑工人,在地盘工作时腰部受伤,意外后一直受腰背部的痛楚困扰,曾接受不同的治疗以减轻痛楚,但情况没有明显改善。除了继续接受药物及物理治疗外,医生也转介他接受医务社工辅导。

第一次见面时,杨先生亦愿意将心结与医务社工分享。意外后,他的情绪非常低落,生活好像身不由己似的,不单是肉体的痛楚,还有心灵的负担,他原本是家庭的经济支柱,现在不能工作,只靠太太的收入支撑家庭。情况最坏时,止痛药越吃越多,但止痛的效果愈来愈差。情绪极差时,很容易发脾气,当情绪激动时,也会使身体更加痛楚。他还要处理工伤的繁琐事务,令他非常厌烦,食慾不振,体重下降,时常失眠和发恶梦。

第一次会面结束时,医务社工问张先生:「你知唔知刚才讲咗几多次『我旧时……』?」他才有所顿悟,原来他经常将每样事情跟未发生意外之前比较,因而产生很多怨气。自此他愿意学习活在当下,忘记过去,努力活好每一天,懂得每天感恩,重拾生活的乐趣。他也尝试不完全依赖止痛药,使用不同的方法以纾缓痛楚,包括正向思想、良好的作息习惯、适量运动等,他受伤后有段时间完全封闭自己,不愿意出街,现在他尝试到郊外走一走,呼吸新鲜空气,精神好了,心境也放鬆,睡眠质素也随之有所改善。他很感恩有太太及家人的关怀及不离不弃的支持,他学习与痛同行(live with pain) ,经过一段时间后,虽然「痛」没有完全消失,但由于心情不一样,似乎感觉没有从前那么差了,他开始盼望着前面的曙光。

「痛」虽然对很多病人来说是人生的必然,但「苦」却不必然。积极的生活态度及实践,在面对各种痛楚时,可以选择活得「痛而不苦」。「喜乐的心乃是良药;忧伤的灵使骨枯乾。」(箴 言 17:22)

#医务社工手记 #医务社工 #中年 #痛症 #舒缓 #物理治疗 #工伤 #Biobeam

#在家照顾 #出院 #疗养 #护理床 #轮椅 #沐浴便厕椅 #扶抱工具 #家居防跌 #减压坐垫 #真善美医护 #真善美 #Like #Share #分享 #情绪支援 #心理健康 #长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