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,随着人口老化及空气污染日益严重,慢性阻塞性肺病将于2030年成为全球第三号杀手,可见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个不能迴避的议题。
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士,主要是由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,而引致的气流阻塞及增加黏液分泌。早期患者病徵不明显,随着肺功能日益受损,中、晚期患者会出现长期咳嗽、多痰、运动时情况恶化,会出现缺氧情况如:嘴唇、手、脚呈蓝色,及有气喘等症状。
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高危因素:
1、长期吸烟/长期吸入二手烟
2、空气污染
3、于工作环境长时间吸入烟尘及化学物
慢性阻塞性肺病不能彻底根治,治疗方向主要是帮助病人控制病情,减低併发症风险。然而,仍可透过不同方法纾缓病情。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处理方法:—
一、戒烟:可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咳嗽和痰多的情况,亦可延缓病情恶化。如有需要,患者应接受辅导及/或药物治疗以协助戒除烟瘾。
二、药物治疗:药物可改善患者的症状,常用药物包括:
—气管舒张剂:可放鬆气管肌肉,扩张气管。
—类固醇:可抑制患者发炎情况。
—抗生素:受细菌感染的患者,医生会处方药物予以控制病情。
—化痰药:令痰涎变稀,容易咳出。
三、若出现严重缺氧情况的患者,经医生及治疗师评估后,患者须在家中装置製氧机。外出时,需携带较轻便的氧气设备。病人需依照医生的指示使用适当的氧气浓度,不应随意自行调节。
四、胸肺復康治疗:可减少病人入院及改善生活质素。治疗内容一般包括教授病人控制气喘的技巧、呼吸锻鍊、清除痰涎的方法(如姿位排痰和咳痰技巧)。
五、手术 : 部份患严重肺气肿的病人可能需要接受手术,切除部份肺部。
六、恆常运动:运动可锻鍊病人的体能及耐力,但病人要因应个人情况量力而为。
七、注意饮食:少吃刺激性食物如太冷或太热的食物,减少因喉咙受刺激而引起咳嗽;进食低盐、低脂、高纤饮食,减低对心脏及肾脏的负担及增强肺部健康。
慢性阻塞性肺病虽然不会立刻造成风险,但对日常生活的不便﹐大家都不要小觑。